全球知名电纸书品牌Kindle宣布撤离中国市场,QQ阅读电子书“口袋阅”也将停止运营,这引发了电纸书行业的关注,未来它究竟该走向何方?
早期市场格局
在Kindle进入中国之前,“汉王”等本土电子阅读器厂商把电纸书当成奢侈品,觉得这一行业存在壁垒和门槛,那时电纸书价格高,受众少,市场发展缓慢,这些厂商的产品功能有限,技术也有限,没能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兴趣。
但是,Kindle出现了,它打破了这种局面,它有着相对亲民的价格,还有简洁的设计,它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份额。不过,和其他厂商的新技术相比,Kindle在某些方面显得规模较小,很难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关注。
Kindle的盈利困境
Kindle采用一种商业模式,即硬件以低价销售,盈利依靠内容,然而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不适应的情况。盗版大量出现成为其盈利的极大阻碍,人们长久以来习惯免费模式,很多人买到Kindle后会先进行破解,然后去看盗版书。
刘强东曾经讲过,中国消费者很少会花1.99美金去下载一本电子书 ,盗版非常猖獗,这直接断绝了Kindle通过内容盈利的财路 ,致使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渐渐陷入了困境 。
文石的突围之路
文石是中国第一批电纸书品牌,它比Kindle进入中国要早4年,它跳出了传统电纸书的框架,把目光投向了墨水屏平板,通过拓展产品功能以及应用场景,文石在市场上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。
这种创新使文石在竞争激烈的电纸书市场里,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,进而吸引了一批追求多元化功能的消费者。
科大讯飞与华为的成功
科大讯飞从行业后来者变成了销量冠军,这是因为它自身拥有核心技术。它在电纸书产品里融入了语音识别等特色功能,这些功能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。
华为推出了MatePad Paper,它更像是一款采用墨水屏的平板电脑,这款平板电脑突破了“阅读器”“电纸书”的传统边界,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,为电纸书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。
软件的竞争冲击
除了做墨水屏电子书硬件的同行,微信读书、番茄小说等读书软件也给Kindle带来了巨大冲击。微信读书App依靠强大的社交属性,凭借丰富的内容资源,吸引了众多用户。
掌阅、科大讯飞、小米多看等电纸书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系统,为吸引用户,它们都对微信读书App亮起“绿灯”,这让Kindle在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,在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也逐渐丧失。
电纸书的挑战与机遇
Kindle、索尼、口袋阅退出了,这为电纸书品类敲响了警钟,这或许意味着电纸书遇到了挑战。不过,电纸书具有最接近纸张阅读体验的品质,这使它成为碎片化时代最能承载阅读需求的设备。而且,电纸书生产商能够把软性的营销策略当作品牌成功的有力武器。
在无纸化教育市场中,平板电脑和手机难以进入校园,原因是家长和老师对它们怀有戒心,而这实际上给电纸书带来了机遇。
对于电纸书将来的发展,您更看好硬件生产厂家还是软件平台?请留言分享您的观点,并且也不要忘记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!